高博:自掏腰包十年坚持做KOD
作者 | 尹航
近20年以来,高博一直是中国街舞圈的核心组成,乃至整个中国街舞发展史的见证人与亲历者。
出生于1984年的高博不但在不成熟的流行工业体系之下,作为练习生亲历过21世纪初韩流在中国的第一波影响,并因此接触到街舞。更要紧的是,这段经历直接促成了作为舞者的高博在日后与朋友一起创立的舞佳舞——这是日后对中国街舞行业影响最深的舞社。
在2004-2014十年之间,高博与舞佳舞以一档名为KOD(keep on dancing)的赛事,凝聚了整个街舞圈子,并在街舞文化的保存与推动上影响甚广。
2014年,在少见地成为CHUC(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与CSDA(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全国街舞执行委员会)的重要领导层之后,高博移居海外,并将KOD的发展重心转向国外,在世界各地开展分站赛。自此,KOD力图冲出亚洲,成为WOD、JD这样的世界级街舞赛事,打造“KOD世界杯”。
KOD重心转向国外的重要原因,一在于国内此类赛事的审批流程相对复杂,操作起来很多时候施展不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长期以来国内街舞文化的发展始终存在天花板,高水平竞争不够。
“在国外的环境里做更专业、更纯粹的比赛是我的目标。”高博在此前的采访中告诉我们,不过,随着潮流文化和潮流产业的勃兴,高博依然看好国内街舞市场的发展,“国家对于文化市场是大力推进的,加上这两档节目。2018年会是典型的一年。”
高博
以下是《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与高博的部分对话。
三声:2001-2002年左右,你是通过做唱跳组合的练习生接触到街舞的,当时国内培养这种组合的机制怎么样?学街舞的人能通过唱跳组合找到自己的出路吗?
高博:当年的机制是很松散的,我先是通过韩国“酷龙”组合的舞蹈培训老师个人的关系成了他旗下的练习生。当时有一些韩国老师与机构,希望按韩国的模式在中国打造出一些唱跳组合。不久之后老师个人资金短缺,项目就搁置了。后来是一个韩国的娱乐公司再次招收我们,按照练习生的培养模式让我们在现代音乐学院管理和培训。那时候培训时间比较短,基本是几个月,也会给我们不像现在可能培训就有数年时间。
国内的偶像组合工业水平很低,大多数是与韩国或者日本的公司合作在培训艺人。当时国内还有一些比较有名的团体比如“青春鸟”公司旗下的“青春美少女”等等,都是按照日本或者韩国模式来运营。
对学街舞的年轻人来说,那时候方向也是不明确。艺人的道路比较难走通,当时非常早期,我们属于免费去接受培训,年纪也小,甚至没有太谈之后发展的事情。
三声:既然出路不明,为什么还是有一波一波的年轻人愿意去现代音乐学院学习街舞?
高博:对街舞和舞者,当时现音乃至整个社会都没有明确的方向,也就是说没有出口,看不到明确的前景。一些年轻人来学这个专业,一方面是觉得比较新鲜,现音也有文化课体系,有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另一方面,当时确实有很多公司会来现音选拔,在现音的学生会有一些机会参与大型的舞台或者晚会。往伴舞,甚至说演艺圈的一些方向发展。
在当时,大家觉得这也是未来一个方向。但是总的来说,前景很不明确。
三声:舞佳舞成立之后,街舞培训产业也逐步兴起。舞佳舞有这方面的业务,但一直很松散,这是为什么?2013年之后,是出于什么考虑彻底停掉了培训业务?
高博:很少有人既能跳好舞,又能当好一个经营者。因为必须二选一,追求艺术造诣是一回事,经营是另一回事,很难去平衡。舞佳舞的舞者,大部分是走专业舞者路线的,我们当时没有太多公司的概念,而是朋友聚在一起,对学生也是“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
2005年之后,电视街舞节目带动了大量的studio(工作室)兴起。也有不少经营健身房或者其他行业的人跨界来做这件事。因为我们团队基因的原因,舞佳舞在这类生意上没有什么优势,我们自己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也不够多。尤其在2010年之后,北京的商业用房房租也在一直暴涨,我们陆续搬过几次地方,最后觉得还事太消耗团队本身了,并且效果一般,就决定停下来把精力都放到KOD的运营上。
三声:作为国内最著名的街舞专业赛事,KOD对于整个街舞圈子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你们来说意义是怎样的?
高博:在2004年左右,网络开始普及,街舞圈有一个叫51555(我要舞舞舞)的论坛特别火。一方面,当时国内没有交流的平台,除了央视那种面向大众的节目,专业街舞比赛也几乎没有;另一方面,街舞发展的地区性差异很大,像上海和广州这样的较早开放的沿海城市,就能很快接收到外界的新资讯。其他地方相对慢一些。这样一来舞者们彼此也不了解,所以这个论坛上有特别多的互相看不顺眼,基本都在“互喷”。
我们参考的是free style session和BOTY的赛制,2004年第一届KOD是2004年规模和影响力都比较小。但是随着圈子的熟知,第二年的KOD立刻就火了,应该算作一次里程碑。当时就是通过找到国外的一流舞者和编舞师,给国内跳舞的人做一个评价标准。当大家谁也不服谁的时候,这样的标准就非常的重要。
KOD对于舞者来说,意义更大了。第一这是一个交流平台,舞者们终于能够有一个平台去跟别的舞者切磋和交流了,打破了之前闭门造车的局限;其次,KOD也是一个自我宣传的途径,有人曾经跟我说KOD只要进了一个项目的32强,今年的饭碗就保住了。接下来就会有很多人邀请他们去授课或者授课。
三声:CHUC和CSDA这样的机构介入行业管理的影响是什么?你是否担心这样过于功利性,会让初学者偏离学街舞的初衷?
高博:从两个主管单位进入这个行业之后,街舞培训的产业化特点明显增强了。首先是,因为培训机构正规化了,学街舞可以取得一些官方的资质证书,这对于青少年市场开拓是比较有帮助的。其次,对于舞社和机构来说,考证、考级可以给他们创收,所以现在是行业大部分人已经接受了这种管理模式。
这件事对舞佳舞影响很小,我们的业务重点也不在青少年和培训上。
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在中国国情下这对于街舞的大众推广是一件好事。有人可能冲着这个证来,但是他进入到这个圈子,可能就喜欢上这个圈子,也喜欢上这个文化。只是说,街舞毕竟还是一项跟艺术相关的活动,进入圈子容易,跳好、出名是很难的。
三声:去年嘻哈的大起大落对你们来说影响大吗?
高博:嘻哈对我们没有影响。虽然属于hip-hop四大文化之一,但是街舞和嘻哈(说唱)、DJ、涂鸦的社会背景不太一样。
嘻哈文化的根源在帮派文化,最早说唱的人接触都是斗殴、贫困、毒品等一些不太好的东西。街舞的出现,其实一开始就是用来化解帮派斗争。进入到中国之后,街舞生存发展的土壤与在美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从一开始它就跟帮派文化关系不大,而是作为一种新潮的舶来品在青少年中流行。
并且,舞蹈由于跟技术、体育锻炼等联系相对比较多,不像说唱那样非常依靠灵感和艺术创作,在街舞上你必须付出一些努力才能做好,这也是一种正向的意义和引导。我认为街舞是在四大文化里边特别崇尚正向能量的一项艺术形态。
三声:这次节目之后,舞佳舞的规划是什么?
高博:今年是爆发性的一年,包括国家层面对于文化市场的支持与推动,主流媒体对街舞的关注。今年的KOD总决赛将会回到中国,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在赛事的运营上。根据赛事做一些延伸,比如我们在上海就有一支专门的拍摄团队,未来这些内容都可以精品化呈现。
除此之外,我们在节目之后紧接着会参考开心麻花的模式,为舞者打造街舞的衍生品,比如舞台剧。我们也会网罗一些优秀的舞者和老师作为演员,但是不会直接涉足培训行业。另一方面,我们还会用我们在海外的资源,引进一些顶尖舞者,打造我们的线上课程,这部分也会跟美拍等一些其他的互联网平台合作。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三声):舞佳舞高博:自掏腰包十年坚持做KOD,“我们只想做到更专业,更纯粹”